近日,在上年度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基础上,我市公布了2023年度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,涵盖养老服务、医疗保障、城乡就业、文化教育等方面,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是我市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、造福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。
要把这些项目办好,应在“办”字上做文章。只有真办、实办、办成每一件民生实事,才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才能增进民生福祉。
“办”实事,贵在“真办”。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,打心眼里把群众之事当作自家事、个人事,把群众当自家人、亲人,方可走心走实。若缺乏为民服务的真情,把为民办事当任务,搞形式、走过场、留痕迹,群众之事就不可能办好、办实、办成。因此,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,涵养为民意识,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。
“办”实事,重在“实办”。只有在“实”字上动真格,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实、把实事办好、把好事办实。要深入基层一线、深入群众生活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、了解民生需求,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,扎扎实实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落实好。办实事的重点是看实际效果,效果好不好,群众感受最真实,必须“突出实效”,把群众满意度当成检验的“标准”,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、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“办”实事,落在“办成”。为民之要,计在长远。为民办实事,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注重长久,不追求片面的短期效应,才能真正造福一方群众。为此,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、长远的战略看待为民办实事,从发展的角度研判、以全面的维度考量,多做潜绩、多打基础,切实把每一件群众之事办好办成。(周小桓)